讀經,往往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被工具塑造的方式。
校園雜誌季刊
什麼是「批判實在論」?
基督徒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合宜地看待政治及選舉?
舊約中群體認同的塑造是個過程,容許爭論與對話。
福音書可以如何幫助我們面對屬靈勒索現象?
為什麼說者的意圖與聽者的感受之間會有差距?
耶穌如果在今天,他會是左派還是右派?
透過神學思考政治,我們可以追求更理想的政治。
《葬送的芙莉蓮》和蘇明思《時間神學》有什麼關係?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