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世界為敵的讀經藝術 用聖經修補社會撕裂
作者|毛樂祈(海外校園主編,《教會青年的思考健身房》主持人)
▎pexels-teona-swift-6850452
毛樂祈的讀經錦囊
● 反思自己是否帶著聖俗對立的前設讀經。
● 聖經有助整合聖俗之間、俗世之間的對立。
● 以和好的態度讀聖經,活出和好的見證。
二元對立有助讀經?
台灣的政治版圖大致可分成藍綠兩個世界,美國則分成共和、民主兩黨;儘管仍有許多差異,左派右派可算是世界上民主國家的基調。生活在世,人很難不碰到對立。華人教會中,有說福音派和靈恩派的對立。我在這裡想談教會與世界的對立,更嚴謹地說,是教會與世俗思想理論的對立。
當然,聖經說過,「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雅四4)。與神為友,本該與世俗為敵,這個推論基本沒太大問題!但這個「世俗/世界」到底是指什麼,不同的理解差異可以很大了。對許多基督徒來說,馬克思、尼采、佛洛伊德、傅柯這些近兩個世紀以來影響力非常大的無神論、反基督教的哲學家,自然不會是他們的朋友。而其衍生出的女性主義、後殖民、酷兒理論等批判理論即使不是敵人,也至少要保持距離?
曾經與我在出版社共事的好友說,讀文史哲的基督徒要留在教會好像特別困難。一位就讀性別所的女傳道友人,在教會被人以異樣眼神看待。偶爾也會聽到一些江湖傳說,說《校園》雜誌愈來愈左,或去讀某自由派神學院會丟失信仰……。一些基督徒流露出一種「這世界已經被自由思潮把持」的受壓迫及焦慮感。 他們愈多讀經,是否就愈多認證這種「世俗知識與我們為敵」的印象呢?帶著這樣的前設讀經,是否讀愈多愈就愈好?這樣真是正確、健康的讀經嗎?
關鍵概念:二元論
對於事情只看到兩個或兩種基礎實體,或只看到兩個基礎特質。例如有一種二元論認為,人的身體和心靈是兩個不同的實體。
A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6) , s.v. “Dualism.”
跨越教會與世俗鴻溝的讀經
這世界難道不也是天父世界嗎?若與世界為敵而撤離,該怎樣在世界作光作鹽呢?這裡沒有足夠篇幅探討這個「文化」與「信仰」交會的大哉問。但非常令人欣慰,近年來不少北美福音派基督徒愈來愈能夠跨越這種教會與世界截然二分的鴻溝,在世俗的知識界找到「普遍恩典」。《聖經的批判理論》(Biblical Critical Theory)這本書正是這幾年來的經典之作。 作者瓦金(Christiopher Walkin)是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目前在澳洲墨爾本的蒙納許(Monash)大學教授法國思想研究(French Studies)。法國正是左派思想的大本營,身為一個基督徒,瓦金卻深入「敵營」,要幫教會和世界搭橋。
近代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可說源自於馬克思,特別強調對於現有社會與文化結構進行批判性分析,欲揭示出社會結構中的權力不平等、壓迫,質疑其合法性。基督教既然鑲嵌入於西方文明之中,的確也帶來不少結構性的壓迫(比如帝國主義、奴役黑人就是最明顯的),自然不免成為眾矢之的。
Biblical的「敵基督教」理論可能嗎?
瓦金在許多人視之為「敵基督教」的批判理論前面加上Biblical(一般翻作「符合聖經的」),又是什麼意思呢?瓦金認為,許多批判基督教的理論其實徹頭徹尾源自聖經(頁15)。這也不是他的創見,如柴斯特頓(G. K. Chesterton)早就說:「現代世界充滿各種古老的基督教美德,卻是發了瘋走向極端的那種。這些美德彼此隔絕,孤獨地徘徊。」世俗的批判理論並非價值中立,畢竟若要批判也必須立基在某個價值上,而那個立基點基本上根源於基督教思想,比如說人權、關懷和平等。
瓦金邀請我們放寬眼界,不只是讀聖經,而是去學習透過聖經去解讀文化與世界。他透過聖經的故事,來解讀目前的文化思想,全書厚達六百五十頁,洋洋灑灑地解讀聖經也解讀世俗思想,正如書的副標題所說,「聖經開展的故事如何理解現代的生活與文化」。
有一個非常顯著的主題貫穿全書,就是「對角化」(diagonalization)。他用對角化來整合目前常見的二元對立,從對立的either-or,整合為both-and。對立根本背離上帝與聖經的豐富。比如說聖經中的上帝既是公義、有真理,又有慈愛、憐憫,但是現在文化中的對立往往是基於「無愛的公義」(右派?)或是「沒有公義的愛」(左派?)這樣的二分。瓦金認為,聖經中多層次的現實卻能夠「對角化」這個分裂。聖經的故事「對角化」各種世俗社會中的對立,包括一與多(現代與後現代)、保守與進步、基督教與世俗(信仰與理性)……。他特別強調,這並非安全的「中間路線」,也非後現代的含混,而是聖經中本來就飽滿的真理。
關鍵概念:批判理論
德國哲學家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於1937年提出這個概念,用來形容法蘭克福學派的作品。批判理論認為,「理論」的本質是歷史性的、主觀的,並且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批判理論是高度反思性的研究方法,不滿足於探究事物的意義或運作方式,而是反思哪些因素會左右這種「探究」。
Oxford Dictionary of Critical Theory (Oxford: OUP, 2010) , s.v. “Critical Theory.”
以下總結幾種我認為「不與世界為敵」的讀經藝術 :
不與世界為敵的讀經藝術
1. 愛的認識論
讀經是絕對無法中立的,每個人都帶著立場。既然如此,基督徒讀經最好是是帶著愛和敬畏去讀,去感受上帝對人類創造與救贖之愛,而不是要去拆解、分析聖經。並且,基於相信上帝的豐盛與愛,我們在看待世俗文化時,也要相信上帝的豐富「普遍恩典」,即使是墮落的人(包括我們自己和無神論的批判學者)仍能夠理解、傳達真理,儘管有可能片面不全。我們也要帶著恩慈去解讀他人的思想和意圖,不必一下子陷入敵我對立,或是護教的姿態中。
2. 了解自己的宗派傳統
除了認識聖經作為上帝對全人類的愛的故事(不只是爭辯對與錯)之外,我們也要更多理解影響我們讀經的宗派傳統。以為自己沒有宗派傳統(福音派常說自己是跨宗派,或許容易有這樣的問題),反而是最可怕的,因為這樣就更容易會自以為能夠「無誤」、「中立」地讀經。可是若能試著多了解,不同宗派在一些聖經議題上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就能夠操練思辯能力而不至走入極端。
3. 不要總是想著要找到標準答案
在華人教育中,我們很常習慣需要「標準答案」。這確實讓人安心,卻不見得「符合聖經」。聖經充滿許多前面所說的悖論,豐盛而厚實,需要細心和耐心去體會。現代社會則強調邏輯思辨,往往要求唯一答案。這使得我們很容易進入到「對」與「錯」的二元糾結裡頭。就像是帶著黑白濾鏡在觀看彩虹一樣,我們吵來吵去,爭論看到的弧線到底是黑還是白;但這樣其實錯過重點,因為我們完全沒有欣賞、體會那道彩虹的美。信仰上帝並非總是安全的,祂要我們投入生命去經歷、實踐和修正反思,而不只是紙上談兵,只想在聖經找到標準答案。
4. 只有批判,卻不思建構?
世俗批判理論提醒我們看到聖經對於結構性的批判(比如舊約出埃及的解放、新約的上帝國度也並非只是個人),提醒我們,自己的信仰可能太個人主義,或是不小心成了既得利益者,對於弱勢造成壓迫。保守派基督徒可能的危險是,陷入不斷防衛、攻擊「世俗思想」的極端;另一方面的危險,則是只有批判,而不願意參與建構。比如說,看到教會種種問題,卻少了愛心或耐心循循善誘那些與我們立場不同的人,或是勇敢地提出更美好的願景,透過身體力行來創造新的可能性,反而活在憤世嫉俗的情緒當中。
回到雅各書的「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其實上下文提到的「世俗」是指爭執、好鬥的私欲,這樣看來這條世俗的「線」不是劃在我們與他們(不信者)之間,而是我們當中。求神幫助我們,因為與神為友而效法祂的豐盛與恩典,在分裂對立的時代,活出信仰的厚實與美好!✤
——本文原標題為〈【為社會而讀經2】不與世界為敵的讀經藝術:用聖經修補社會撕裂〉,刊載於《校園》2024年1、2月號「我讀聖經還是聖經讀我?」,頁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