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驗呼召】呼召好難確定?超有用的實踐神學4步驟
受訪者|董家驊(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採訪整理|編輯室
重點看這裡
- 察驗和回應呼召是個「動態」過程。
- 「實踐神學4步驟」有助察驗和回應呼召。
- 呼召不等於特定職業。
訪談當天,台灣新總統才剛上任沒多久,「國會改革」法案爭議的聲量響徹全台;政黨交鋒和公民運動,鋪天蓋地占據新聞媒體的報導。董家驊牧師正式受訪前跟雜誌團隊閒話家常,被問到有沒有留意立法院最近發生的事。他對於這來自其他「同溫層」的暖身題目不置可否,微笑著說:「我過去兩週到東南亞出差,當地的媒體、弟兄姐妹比較留意的,反而是中國大陸軍機繞台的新聞,關切地緣政治的博弈與亞太地區和平的議題。」 作為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牧師以實踐神學的大格局,細述自己領受呼召的經過、接任華福總幹事的掙扎;介紹適合一般基督徒採用的「實踐神學四步驟」,幫助我們察驗和回應呼召。
Q 可以分享您領受牧職呼召的過程嗎?
A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小學的時候,看到教會牧師所流露出來的生命,心生羨慕,於是就渴望日後長大也能夠當牧者。父親知道我的志願之後,一直強調「作牧者要有呼召」,不能隨便為之;也擔心我只喜歡牧者在講台上風光的樣子,卻不懂背後的辛苦。就是這樣,在成長的過程,我帶著渴慕當牧者的心,一路銘記「作牧者要有呼召」。到上大學的時候,兩個因素對我領受牧職呼召起關鍵作用。
首先是在參加神學講座期間,牧師向會眾發出全職服事的邀請。我當時沒有任何感動。牧師之後補充一句說:「你可能現在沒有聽到上帝對你說話,呼召你全職服事,可是你仍然願意全職服事的,請你站起來。」當牧者全職服事本來就是我從小的渴望,於是我就站起來。當我站起來的時候,感受到上帝的臨在,而生發敬畏之情。這情境幾乎一模一樣地出現三次,讓我逐漸確認上帝真的呼召我全職服事祂。這一連串的經歷,讓我發現,領受呼召是個動態過程。上帝不一定在某時某刻,讓人徹底理解祂的呼召,反而給人時間和空間來確認和回應。
第二個因素是當時華人教會,出現理性辯道(「歸正」神學)和熱情橫溢(靈恩運動)兩股風潮交織的現象。我參加唐崇榮牧師的神學講座和希伯來書研經聚會,見識基督信仰博大精深,足以與當代思潮對話;新加坡的康希牧師那時候常來台灣,我從他當時的生命發現,原來跟隨耶穌是可以那麼有熱情的。理性與熱情,對我而言並不衝突。可是,在當時華人教會的氛圍當中,基督徒似乎只能二選一,兩個陣營的人似乎都不喜歡對方。在這種張力甚至是衝突當中,我感覺到上帝對教會合一的心意,並順理成章變為我牧職召命所要達成的目標,就是竭力見證教會的合一。
Q 察驗呼召何以是個「動態」過程?
A 所謂「動態」是指察驗呼召並不一蹴而就,乃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留意上帝的作為,並且做出回應。正如我大學期間參加一系列神學講座,也是經過三次體會到上帝的臨在,才確認祂對我的呼召。「動態」的另一個面向是指察驗呼召並非個人面對上帝,乃是在群體中獲得別人的陪伴和見證。
我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重要的見證人。當我跟他分享自己領受牧職呼召的時候,其實很擔心他會反對。父親聽到我的分享之後,冷靜地對我說:「你確定這是上帝的呼召嗎?」我說「我滿確定的」,之後他就為我祝福。後來我才知道,半年前上帝就感動他說「我要使用你的兒子當牧者」。父親是個很理性的人,討厭把「上帝對我說話」放在嘴邊,因此當他真正體會上帝感動他的時候,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印證。
察驗呼召的「動態」過程還有第三個面向,就是上帝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帶領,把我們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因此,呼召不等於特定職業。甚至當一個基督徒領受全職服事的呼召,唸完神學院之後,沒有全職服事而是回到之前的行業工作,我們也難以單純從他這決定論斷他有或沒有「放棄」呼召。
Q 察驗呼召何以是個「動態」過程?
A 所謂「動態」是指察驗呼召並不一蹴而就,乃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留意上帝的作為,並且做出回應。正如我大學期間參加一系列神學講座,也是經過三次體會到上帝的臨在,才確認祂對我的呼召。「動態」的另一個面向是指察驗呼召並非個人面對上帝,乃是在群體中獲得別人的陪伴和見證。
我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重要的見證人。當我跟他分享自己領受牧職呼召的時候,其實很擔心他會反對。父親聽到我的分享之後,冷靜地對我說:「你確定這是上帝的呼召嗎?」我說「我滿確定的」,之後他就為我祝福。後來我才知道,半年前上帝就感動他說「我要使用你的兒子當牧者」。父親是個很理性的人,討厭把「上帝對我說話」放在嘴邊,因此當他真正體會上帝感動他的時候,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印證。
察驗呼召的「動態」過程還有第三個面向,就是上帝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帶領,把我們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因此,呼召不等於特定職業。甚至當一個基督徒領受全職服事的呼召,唸完神學院之後,沒有全職服事而是回到之前的行業工作,我們也難以單純從他這決定論斷他有或沒有「放棄」呼召。
Q 在回應呼召的過程中,您經歷過什麼掙扎嗎?
A 我會為呼召下個定義:人來到上帝面前,把自己的主權全然地降服於祂。你聽我剛才的分享,可能會覺得很順利,一切都彷彿順理成章: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從小渴望擔任牧職,大學時期確認呼召,並得到父親的支持。可是,在回應呼召的過程當中,我也真實面對不少掙扎。
例如我讀大學時所領受的呼召是透過牧職見證教會合一,身邊許多人都說我「想太多」,勸我未來專心做好一件事、好好牧養就好了,擔任橋梁最後只會兩邊都不討好。之後大學畢業、當兵,然後到美國唸神學,每一次分享完教會合一的負擔,都會被潑冷水。後來如對我好言相勸的人所講,一些屬於「理性辯道」陣營的基督徒,覺得我作橋梁的心志有問題,因為他們認為我必須站在他們一方捍衛真理,對於他們所認為不符合真理的另一個陣營,根本不應該搭橋與他們往來。於是從大學領受牧職呼召開始,我把教會合一的負擔壓抑了約七年。
直到神學院畢業之後,我在教會牧養,才有機會讓這個被壓抑的負擔重新散發光芒。有一次我去探訪一個學生,在等候與他見面的時候,剛好翻開葛理翰(Billy Graham)的書,他自謙是個不聰明的人,所以當遇到困難的抉擇時,只會對上帝說,既然上帝呼召他傳福音,哪一件事對傳福音是對的、是有益處的,他都願意朝那個方向回應。我當時很被葛理翰牧師的這態度觸動,因為我覺得自己也是個不聰明的人,所以對上帝禱告說:「主啊,求你告訴我回應呼召的那一件事是什麼?」話音剛落,我覺得聖靈溫柔地反問:「難道你不知道嗎?」接著我的淚水以決堤之勢流下。聖靈的話提醒我,無論別人覺得教會合一是否困難,我的責任就是順服和回應。
Q 在接任華福總幹事的歷程中,您如何體會呼召的「動態」特質?
A 當我遇到世界華福中心的服事機會,並且要答覆邀請之前,上帝給我很清楚的信息,就是我不可以「說不」,可是祂卻沒有明確指示我去「說是」。最後在二○一九年二月,我給時任華福總幹事陳世欽牧師的答覆是「不能說不」,所以需要由華福領袖團隊來察驗,並表達:「如果華福的董事會同意我不搬到香港,我認為這是上帝帶領的印證。」
那時候是二○一九年香港的社會運動爆發之前,有意接任華福總幹事的人卻不願到香港總部就任,我想一定不會獲得通過的。對我個人而言,呼召一方面是透過牧職促進教會合一,另一方面則是我的家庭,我認為留在台灣是回應家庭呼召的負責任態度。最後我對華福領袖團隊說:「如果華福同意我接任總幹事後繼續在台灣居住,那我就視之為清楚的印證;但如果你們認為我未來必須搬去香港,那我認為答案很清楚,就是上帝沒有帶領我。」我當時的考慮是,假如我是個德高望重的基督教領袖,華福也許願意做一些讓步;可是我只是個小人物,留在台灣的要求被拒絕的機會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五。最後,華福領袖團隊全票通過我的要求,我隨之接任華福總幹事。得到如此群體印證,我深信在華福的服事得到上帝的帶領,也是我回應呼召的方式。
Q「實踐神學4步驟」對於察驗和回應呼召有什麼幫助?
A 實踐神學的基本預設是,上帝今天仍然在工作,我們作為祂的子民,有責任辨明祂的作為並回應,參與在上帝的工作中。上帝的工作是動態的,因此我們查驗和回應祂的呼召也應該是動態的。實踐神學的應用可以分成四個步驟:描述當下、探索處境、神學反省、更新實踐。我可以用自己曾經考慮讀管理學博士作為例子,說明怎樣應用實踐神學。
那時我神學院道碩畢業、已經牧會一段日子,正在考慮下一步進修。我當時想到三個可能:教牧學博士、神學博士,以及管理學博士。實踐神學第一步是描述當下,觀察自己和上帝之間發生什麼事。我當時的想法是透過進修,更多整合信仰和生活來回應呼召。由於我大學唸工商管理,所以順理成章讀管理學博士班,應該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是實踐神學第二步,探索處境,了解現象背後的原因、動機。當我正預備申請管理學博士班的時候,我跟大學時代的基督徒好朋友聊天。知道我要進修管理學,這位好友問我:「家驊你想要證明什麼?上帝對你的呼召明顯不是在商管業界,你為什麼要讀管理學博士?你想要證明什麼?」之後我省察自己想進修管理學背後的原因和動機,我發現自己真正的想法是:自從大學畢業後,知道以前跟我半斤八兩的同學,讀了工商管理碩士,在有名的企業工作,飛黃騰達。我的心也蠢蠢欲動,想透過獲得管理學博士,證明自己是個還不錯的人,不是因為在業界混不過去才去當牧師。
了解自己想讀管理學博士班背後的原因和動機之後,就來到實踐神學第三步,神學反省,認清上帝的作為。我發現上帝透過我掙扎是否進修管理學,讓我有機會再次察驗祂對我的呼召是什麼。上帝也藉此調整我的心,讓我確認自己要以牧者的身分回應呼召,而不是到商管業界證明自己的能力。
最後是實踐神學第四步,更新實踐,以行動來回應上帝的作為。我決定放棄讀管理學,報名神學博士班。當然,做了這決定之後並非一帆風順。我在博士班初次接觸實踐神學的時候,發現太學術、太抽象、不像可以實踐出來的樣子,跟我想像的太不一樣,讓我想要放棄。這裡又開啟我新一輪的察驗了……。
關鍵概念:實踐神學4步驟
1. 描述當下。
2. 探索處境。
3. 神學反省。
4. 更新實踐。
Q許多基督徒覺得呼召是一節經文或來自上帝的一個聲音,絕不含糊,呼召為什麼需要詮釋?
A 上帝主要透過語言(聖經經文、神的聲音、個人意念、別人意見等)向我們傳達祂的呼召,我們則需要詮釋(解釋)這些語言的意義。但凡詮釋語言,都不可能完全中立和客觀,乃是在一個處境和脈絡中進行。我們所在的處境和脈絡,會左右對呼召的詮釋,所以需要群體的陪伴,用跳脫出個人處境和脈絡的群體察驗,來詮釋上帝對個人的呼召。這樣看來,人對呼召的詮釋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就如之前提到察驗呼召是個動態過程,我們透過「實踐神學四步驟」察驗和回應呼召也是充滿不確定性。
詮釋呼召的不確定性帶來一連串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我們基督徒信靠上帝,還是緊抓著對信仰的確定性?確定性有沒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偶像?
Q 關於呼召,基督徒常見的誤解是什麼?
A 把呼召和職業劃上等號。由於上帝在世界的工作是動態的,祂引導人察驗和回應呼召的方式也是動態的,因此我們不應把呼召狹窄化、化約為特定職業。以舊約聖經人物摩西和約瑟為例,我們可以確定他們都是被上帝呼召的人,他們的呼召並非畢生從事某一種職業,反而是在人生不同階段,動態地跟隨上帝不同的帶領,以不同的職業、身分、角色來回應上帝對他們的呼召。這就呼應我剛開始時對呼召的定義:人來到上帝面前,把自己的主權全然地降服於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