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讀」經文 張楷弦帶你走進聖經背後的世界
聖經的語言、成書年代、所記載的風土文化與我們有很大的距離。
作者|張楷弦(時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現為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張楷弦老師。
-
「社會科學方法」的讀經新眼光
採用「社會科學方法」來詮釋聖經,可以幫助我們從「凡俗」而又「整全」的眼光去看待經文。換言之,社會科學方法所提供的,不是一套有步驟的解經程序,而是一種具啟發性的讀經眼光。
所謂「社會科學」其實涵蓋許多不同學科,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語言學等等,這些學科都在研究「人類究竟如何彼此互動」。事實上,人類的互動總是牽涉到許多不同層面:政治離不開經濟,投資或消費也離不開心理。人類在「信仰」領域相關的互動也是如此,就如保羅和彼得在安提阿因外邦基督徒問題而發生的衝突(加二11~14),這當然是信仰層面的問題,但這問題不可能與民族間的張力、教會中的權力運作等現實因素切割開來。
畢竟,人類的信仰從不發生在真空當中,而是鑲嵌在各種複雜的人際互動裡;甚至我們也經常發現,信仰可以激烈地改變人際互動的方式。因此,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可以幫助我們不但看見聖經傳遞從神而來的啟示,更看見聖經向我們清楚展示一幅鮮明的圖畫,讓我們觀察啟示如何進入世界,轉化社會,並且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
-
「厚實描繪」(thick description)的歷史場景
社會科學方法提供一種更凡俗的眼光,這種眼光要我們更多意識到,聖經中那些與信仰摔跤、掙扎的人物,都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們都生活在具體而複雜的歷史情境當中。所以,他們的信仰不會是單純的靈性操練,而總是與凡俗生活各個層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正因如此,社會科學方法要求我們更具體而「厚實」地描繪歷史場景(thick description)。一個厚實描繪的歷史場景不會只呈現單一面向,而是包含許多社會科學所關切的元素,這些元素會互相影響,形成一個環環相…
...